(最近放假在家里闲着无聊,看了许多电视和电影。听人说《妖猫传》和《芳华》不错,于是就在网上搜到资源看了一下,看完觉得《妖猫传》除了美术画面比较惊艳外,其他的剧情、演技等等简直就是渣的一匹,打个6分吧。《芳华》看了触动蛮大,除了有一点地方不明白,整体来说剧情还算流畅,给个7.6分吧。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正值除夕夜,窗外烟花爆竹声连绵不绝,甚是喜庆,那就祝大家狗年旺旺旺吧!)
注意:此篇影评只针对电影,对原著小说不置任何评论。若您想对比原著,请参考此篇——严歌苓的《芳华》说了多少冯小刚不忍道尽的残忍?
影片简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寄人篱下的少女何小萍(苗苗 饰)经过重重试炼终于加入了梦寐以求的文工团,哪知道这里和她曾经待过的那些地方并无不同,她依然得忍受遭人唾弃和欺侮的生活。唯一给过她温暖的,是刘峰(黄轩 饰),不仅仅是对何小萍,被称为“活雷锋”的刘峰把自己的爱情和温暖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人。
实际上,刘峰一直爱慕着美丽活泼的林丁丁(杨采钰 饰),当他选择将这份感情勇敢的表达出来时,却让自己的人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战争开始了,刘峰、何小萍和萧穗子前赴后继的走上了前线,在枪弹和炮火之中,每一个人都在用生命和热血绽放着属于他们的芳华。
坎坎坷坷、几经周折,到最后,一个在战场上断了手臂,一个成了精神病,两个没有被生活善待的,善良的人,终于在长椅上相互拥抱取暖。©豆瓣
这应该是冯小刚拍的最温情的一部电影,它以细腻的镜头、触动心灵的真情向我们展现那个年代的沧桑变化。但另一方面,由于该电影和《致青春》一样都是由小说改编,所以不可避免的,由于出场人物众多,电影篇幅有限等原因而造成结尾仓促的现象,此外影片以穗子的视角叙述展开,但是结局却没能好好照应开头,这也是令人诟病的一点。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推荐大家去观看的,毕竟里面也传达出一些导演对官僚主义中媚上欺下、欺软怕硬的抨击以及人性自私自利一面的讽刺。
由于我是一名男生,对剧中文工团女生宿舍里的勾心斗角与排挤弱小不是很能理解,虽然我也听现实中的女生说过,5个女生可以建6个微信群,但还是猜不透女生们的心机,所以这次我就不评论女主角何小萍,直接评论“活雷锋”男主角刘峰。
刘峰是个悲剧男主角毋庸置疑,他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但是世界对他却从不温柔。为了心爱的人林丁丁甘愿放弃保送进修的机会(这一点其实我很怀疑,因为没人会像他这么傻,更可能的情况是刘峰没有背景,后台不够硬被刷了下来,但是这样演很可能不过审。)只为了能和她继续待在一起。在一天晚上向林丁丁表白,但是被她拒绝,我原以为这样就差不多了,却不曾想第二天林丁丁诬告刘峰,说他摸了她,侮辱了她,导致刘峰人生前途直转下降,最后沦为一个残疾退伍军人,郁郁终身。林丁丁的诬告应该是本剧的一个最大争议点,剧中给出的解释是:林丁丁对他的献爱感到厌恶、反感、怒斥,她说谁都可以喜欢她但活雷锋不可以。所以她“告发”了他。因为他觉得刘峰是圣人式的人物,就好像耶稣突然向你说他爱你的时候,你会是什么反应呢?所以说林丁丁的反应是正常的。
“一个做尽好事的人,占尽一切美德的人,突然告诉你他惦记你很多年了,你感到惊怵,幻灭,恶心,辜负。”
要是几年前那个年少无知的我看到这里可能也就相信这段话了,但是现在的我看了这段话立马明白这只不过是林丁丁的一个托词而已,就像最近发生的小伙子穿特步鞋相亲被嫌弃的那则新闻。林丁丁是个爱慕虚荣的人,她的梦想是嫁给有权有势的官二代,而刘峰除了善良什么也没有,简而言之就是不喜欢刘峰这类人,所以她不可能接受他的表白然后做情侣,但也不能拒绝他,拒绝他就是意味着不认同刘峰这个受万人热捧的“活雷锋”,要是刘峰一狠心真的让她担上“腐化活雷锋”的罪名,恐怕没有几个人会不支持他,所以她先下手为强。毕竟在那个年代夫妻之间都会互相批斗,好人难有好报,为了自保这也可以理解。
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男生要谨慎表白,突如其来的表白很可能招致对方的反感甚至恐惧,没有哪个女生喜欢自己被一个她不喜欢的人所惦记,一着不慎,很可能连朋友都做不成,切记!
“我不喜欢的人,对我再真心也无用。他的真心于我是无法回报的亏欠和负累,于他是爱而不得的失落和遗憾。他追得越久,我就越不能答应他。”
本剧还披露了一些对越战争遗留的退伍军人优待问题,由于该话题有点敏感,就不多赘述。
1978年越南军队进入柬埔寨推翻了中共的盟友红色高棉政权。
红色高棉在夺权推行极左的社会工程政策,要实现所谓纯粹的共产主义。从1975年至1979年,三年零八个月的管治期间,以波尔布特为党魁的柬埔寨共产党用暴力强制手段“清洗”城市,实行强制农业集体化,并展开全国性的大屠杀。不到四年的时间,造成了200万人死于饥荒、劳役或迫害,占当时柬埔寨人口的四分之一。
战争结束后,中越双方都宣布自己是胜利者。中共宣布那是一场“大功告成”的战争,但是人们只记得伤亡惨重,在冯小刚的电影《芳华》中,通过再现那一段激战场面和战争带来的沮丧,也丝毫没有表现出军事胜利和欢欣鼓舞。正如澳洲学者卡尔•塞耶说,谁都不愿意纪念自己失败的战争,对越战争是中共有意“被遗忘的战争”。“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